1、收集證據:拍攝服務問題的照片或視頻,如垃圾堆積、設施損壞等,保留與物業的溝通記錄、繳費憑證等。
2、明確問題和目標:仔細梳理物業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如環境衛生差、安保措施不到位、設施維修不及時等,并明確希望通過投訴達到的改善目標。
3、直接向物業投訴:這是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前往物業管理處,與工作人員當面溝通問題,要求其給出解決方案和處理時間。
4、向業主委員會投訴:如果小區有業主委員會,可以向其提交問題,由其督促物業解決。
5、向主管部門投訴:可投訴物業服務質量差等問題。向市場監管局舉報亂收費、捆綁收費等違規行為。向屬地街道辦或居委會申請調解。
6、法律途徑:若協商無效,可憑證據向法院起訴物業違約,主張減免費用或賠償。
小區物業差有哪些表現
1、環境衛生問題
垃圾清理不及時:垃圾桶滿溢,垃圾長時間無人清理,導致異味和蚊蟲滋生。
公共區域臟亂:樓道、電梯間、小區道路等公共區域清掃不及時,存在大量灰塵、雜物和垃圾。
綠化維護差:綠化帶雜草叢生,樹木枯萎無人修剪,綠化區域垃圾堆積。
2、設施維護問題
公共設施損壞:路燈、健身器材、兒童游樂設施等公共設施損壞后長時間無人維修。
電梯故障頻繁:電梯運行不平穩,經常出現故障,維修不及時,影響居民出行。
消防設施缺失或損壞: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損壞或缺失,存在安全隱患。
3、安保問題
安保人員不足或不負責:小區安保人員數量不足,巡邏不勤,對進出人員和車輛管理松懈。
監控設備損壞:小區監控設備損壞后長時間無人修復,無法有效監控小區安全。
盜竊案件頻發:由于安保措施不到位,小區內盜竊案件頻發,居民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
4、客戶服務問題
響應不及時:居民反映的問題長時間得不到回應或處理,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態度冷漠:物業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對居民的訴求冷漠,甚至推諉扯皮。
信息不透明:物業費用收支不透明,公共收益去向不明,居民難以了解小區管理的具體情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