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迎來了新部署。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7月1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進合力。
會議作出了六方面具體部署,強調要聚焦重點難點,其中包括: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招商引資,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持續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有利于市場統一的財稅體制、統計核算制度和信用體系等方面。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能充分發揮中國的比較優勢和規模效應,提升經濟增長潛力。釋放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也有利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要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就涉及暢通供需循環,構建統一大市場,既有利于需求端的提振,也有利于從供給端提升供給質量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聚焦重點難點六大任務
今年以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各地加快打破小循環、暢通大循環,為釋放內需潛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1月,為進一步強化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正向引導和負面約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建立了一套覆蓋全國、通用的行動規則和行為規范,明確各地區、各部門的權力邊界和行為“底線”,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維護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國家發改委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于今年4月29日發布《關于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 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通知》,明確了重點清理整治的15類情形。
此次,中央財經委會議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是“五統一、一開放”,即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規范地方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暢通出口轉內銷路徑,培育一批內外貿優質企業;持續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有利于市場統一的財稅體制、統計核算制度和信用體系;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無序價格戰、內卷式競爭沒有贏家。以汽車行業為例,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2025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
2025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現場,車企展示各自最新車型。(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鐵成表示,以價格戰為主的內卷式競爭,導致產業上下游效益下降,長期持續還會削弱研發投入能力、引發產品質量隱患,既不符合產業長遠發展利益,也不利于維護健康的市場經濟秩序。
安鐵成提到,“內卷式”競爭造成零部件采購價連年按10%~15%比例持續下降,上游經營惡化,很難避免供應商在某些方面降低質量要求。下游經銷商經營惡化甚至部分倒閉,造成售后服務的及時性、便利性、可靠性下降。當前新能源汽車產品智能化功能更加依賴企業或相關供應商持續、高質量的售后維護。企業破產退出后,其供應商往往不會承擔相關售后服務責任,智能化功能維護、更新中斷概率大大增加,產品將隨時面臨無法正常使用的風險。
5月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工信部對此回應稱,贊同并支持上述倡議,將加大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整治力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強產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采取必要的監管措施,堅決維護公平有序市場環境,切實保障消費者根本利益,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部門聯手整治“內卷式”競爭
近段時間以來,多部門正在密集部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加快形成有效競爭、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市場擴容的多贏發展格局。
5月21日,國務院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委員會專家咨詢組召開2025年全體會議。會議強調,緊扣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加強競爭監管執法等重點任務,為提升公平競爭治理能力、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貢獻智慧力量。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5月份針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部分平臺企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負責人也刊文指出,“內卷式”惡性競爭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已成為企業創新發展、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的阻礙,要堅決遏制不正之風,凈化市場競爭生態,自覺抵制低價傾銷、互黑互踩等亂象。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5月20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有一些行業出現結構性問題,有的盲目跟風投資,有的跟不上技術更新迭代節奏。
“一些企業陷入內卷式競爭,有的以低價、超低價,甚至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這些都突破了市場競爭的邊界和底線,扭曲了市場機制,擾亂了公平競爭秩序,必須加以整治。”李超說。
李超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針對問題癥結,因業施策、對癥下藥,標本兼治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和提質升級。堅持創新引領,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地方約束,加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優化產業布局,遏制落后產能無序擴張。強化市場監管,凈化市場競爭生態。
持續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
嚴格規范涉企執法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一環,有助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
會議提到,持續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有利于市場統一的財稅體制、統計核算制度和信用體系;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3月以來,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
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次專項行動目標明確,就是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精準監督,動真碰硬,加大糾治力度,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促進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人員依法履職,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層級,需要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形成合力。專項行動部署以來,司法部成立了工作專班,開發建設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工作平臺。截至5月21日,工作平臺共匯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各領域的查糾積極推進,行政罰款數額總體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
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久久為功。通過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構建起長效機制,防止“一陣風”、問題反彈,才能讓企業輕裝上陣、安心發展。
司法部表示,下一步,在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方面,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快制定出臺行政執法監督條例;二是針對執法突出問題制定具體的規則;三是加大相關制度的落實力度。要通過強化執法監督,推動好的制度在實踐中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長效化地遏制執法亂象。
胡衛列強調,開展好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要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專項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可感可及、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全社會真切地感受到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關心、對堅決糾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的決心,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